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纪录片被城市风光片和历史背景和文化片所占据,既无收视也无市场,低价交易,低效传播,更无法承担起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传播的历史重任。
然而,眼下纪录片这个曾经被搁置多年的“冷话题”,正伴随着频出的利好政策逐渐变暖,市场越来越感受到拂面的阵阵暖风和萌动的丝丝春意。
创作者抱怨,没有一定数额的经费投入,很难生产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符合精品定位的纪录片;投资者直言,不可能对一部没有市场回收前景的纪录片盲目地“烧钱”。“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互为前提的怪圈,滞缓了国产纪录片发展的步伐。
近些年,国产纪录片在投入、创作规模上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原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底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于激活纪录片市场、推动纪录片生产,确实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数据显示,2012年各级电视机构纪录片投资总额达到11亿元,纪录片总产量达到10300小时,同比增加35.9%;首播总量为1.58万小时,同比提升17.8%;纪录片出口占影视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7%,创历史最佳。但另一方面,由于业内常年沉积下来的决策惯性,传统媒体的纪录片生产机制还没形成。在中国的荧屏上,进口纪录片呈现出赏心悦目的多彩样态,反观国内纪录片样态则相对单一。无论品质还是题材方面,相较国外纪录片都有不小的差距,贸易逆差十分明显。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纪录片的产业政策出台,一些生产纪录片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各播出机构对纪录片的播出需求也在逐年增大,纪录片作为文化商品的市场空间在逐渐拓展。但是,相对于纪录片的绝对需求,非公有制企业松散的生产模式,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经营样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纪录片批量生产的能力,规模化生产的路还很长。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被动地成为纪录片市场的“高级打工”群落。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的电视制作播出机构大约有几百家,创作队伍有上万人。如此庞大的制作体系,本应该成为纪录片创作生产的主体,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多重原因的束缚,这一体系还没有真正发挥其盘活市场的主流作用,特别是无法与境外强大的纪录片市场体系抗衡。“中国纪录片是一种混合体,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市场化生存还没有实现。其中有很多纪录片都是由国家或政府资助的,但目的性较强,对艺术、审美的关注明显不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体制内的“国营团队”,其生产的纪录片之所以难以在市场上获取足额的回报,与投入观念和决策机制是分不开的。目前,在国产纪录片的总数额中,文史类纪录片占比为50%左右,而这些纪录片多出自体制内,又大多以满足“政宣”和“政绩”为第一需求。投入虽然很大,但多不考虑投入产出;抑或是投资之初就几无市场回收考虑,因而也基本没办法进入产业链条。于是,一方面,大多文史类纪录片不缺大额投资,但无市场需求;而另一方面,投资需求较大的其他题材的纪录片,诸如自然、环保、动物、科考等题材,则又更多地在“等米下锅”。就纪录片市场而言,一方面文史类纪录片产能相对过剩;一方面其他有绝对需求的纪录片品类又供不应求。“国内纪录片必须走出几十年来低端制造与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张同道直言。
前不久,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2014年各省卫视的综合频道,平均每天至少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依据我国目前34个省级卫视综合频道计算,每天至少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意味着全年纪录片播出量将达到大约6000小时,为现有播出量的一倍多,这无疑将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与拉动中国纪录片的“内需”。
据了解,全球纪录片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以英国BBC为代表的公共模式。这一模式纪录片的生产不为盈利,主要是为了全民的文化传播,亚洲的日本、韩国也采用这一个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包括国内受众很熟悉的DISCOVERY、美国国家地理等节目。其突出特点是追求市场盈利,追求画面的美感和技术上的高品质,但珍藏价值可能不及前者;三是以法国、加拿大等国为代表的国家资助模式。国家拿出相应经费用于资助纪录片拍摄。
西方的纪录片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值得借鉴。但从上述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中显而易见,无论哪一种模式的实施,纪录片的原动力,也就是最初投入是十分关键的,是纪录片市场启动的一种有效助燃剂。中国的纪录片走到今天,无论市场也好,还是公益也罢,要尽快摆脱“鸡与蛋互为前提”的怪圈,起步阶段的原动力,总归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原动力,一为政策扶植,二为资金扶植。
各省卫视每天30分钟播出量的刚性需求,只能是国产纪录片开启产业化进程的一个起点,但政策调控的助力作用已经显现: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国产纪录片就成为各大卫视的重点采购目标。一部分原本售价每分钟几十元的片子,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每分钟千元以上。在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看来,“2013年是国内纪录片市场化发展最明显的一年。无论是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还是电视台及新媒体的需求量,以及产业资源整合的步伐,都较前明显加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纪录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但政府只能是个推手,纪录片的真正繁荣一定要靠市场,市场是最终撬动这个行业的力量。
“纪录片单靠国家经费扶持是不够的,尤其在市场开拓、对外营销等方面后续资金往往跟不上,而民营资本又因找不到纪录片明确的盈利点而不愿轻易投资,导致市场虽然对精品很重视,但其所需要的支撑政策、财力和市场配套环境还没建立起来。”何苏六分析。
“中国的纪录片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制作和创意上的优势,当下它们更需要一种商业的力量来延伸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北京龙世文化集团副总裁王嵋如是说。
前不久举行的四川电视节上,国内首个纪录片生产基地——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简称BIDC)首度亮相。这个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电视台和锐创控股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基地,承担起衔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让原本各自为战的纪录片投资、制作、发行等机构寻找到一个协同运作的新平台。“基地的发展与逐渐完善,可将各具特点的纪录片机构整合,优势互补,让中国纪录片生产集约化成为一种可能。”北京纪实频道主任陈大立指出。
据了解,目前BIDC正在全力向政府申报保税政策,力争在全国建立首家以纪实产业为主项的保税区,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生产、营销机构加入其间,从而将纪录片的创作从生产源头到交易终端疏浚起来,实现纪录片投入、创作、营销、“走出去”的一条龙发展。
“中国的纪录片要走公益性与商业化并重之路。”何苏六认为,首先,要更多发挥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扩大播出平台,带动市场需求,建立交易机制,形成竞争态势;其次,国家要设立专门的纪录片发展基金,有规划、有重点地对纪录片生产机构和团队进行扶持,以更多诸如税收优惠等鼓励性政策,让生产机构有更多的流动资金投放到纪录片精品的生产中。(本报记者 温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