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DOC人物|牛光夏:纪录片创作的类型多元和边界拓展

发布时间:2024-02-01 20:19:47来源:欧宝体育在线登录入口浏览次数:1作者:OB欧宝体育官方

  2009年,牛光夏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朱羽君老师的指导下对纪录片《水问》进行了个案细读,接连发表了《〈水问〉的公益性与忧患意识》和《探寻现实题材纪录片的魅力与影响力——从八集电视纪录片〈水问〉谈起》两篇研究论文,此后始终致力于纪实影像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为牛光夏的著作《见证与阐释——纪实影像论》作序,里面写道“她的论文纵横捭阖,信手拈来,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外到国内,从美学到产业,从电影到新媒体,显示出一名学者的理论素养与学术敏感。”

  在牛光夏看来,作为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的公共文化产品,纪录片还兼具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有“镜子”似的社会功用,还有格里尔逊所说的如“锤子”般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功能。

  今年,牛光夏作为复评评委参加了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她说:“希望纪录片节能与更多纪录片创作者、更多观众产生连接,经过层层筛选而胜出的国内外优秀纪录片能被更多人看到,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比较小的圈子,希望它也能‘破圈’。”

  博士、山东艺术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理事和影视史学会理事。在《电影艺术》《中国电视》《现代传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纪录片类型与风格》《见证与阐释——纪实影像论》等著作。

  GZDOC:您长期从事纪录片研究,在您的观察里,近年来国内纪录片在叙事风格、主题类型上有什么新的拓展?

  牛光夏 :近年来国内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和叙事主题上更丰富多元,艺术呈现和风格类型则在不断探索边界的拓展和跨越,在保存民族记忆构建文化共同体,打捞历史沉淀延续民族精神血脉,借助先进科技赋能中华文明传播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艺术实践和探索。

  从题材上看,现实题材的纪录片更为广阔地展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职业群体如医护人员、消防战士、基层民警、法官等成为纪录片的拍摄对象,更多少数人群如阅读障碍儿童、失独家庭、战争遗孤等被纪录片所反映。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从这面镜子里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国家的发展进步,比如《无穷之路》《港珠澳大桥》,不同群体或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比如《守护解放西》《我不是笨小孩》),还有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的样态,比如《我们的动物邻居》《与象同行》。

  以《历史那些事》、《风云战国》系列、《惟有香如故》等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则以“标新立异二月花”之势,以新视角、新美学对历史进行影视化的重新架构和生产。以新史观述史观人,摆脱了纪录片的“小众”咒语,实现了破圈传播,使以往埋藏在故纸堆里的历史,走向更广泛的受众。

  GZDOC:这次“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增设了优秀微纪录片单元,相较于传统纪录片, 微纪录片呈现出怎样独特的影像表达?

  牛光夏 :短小精悍是微纪录片最突出的外在特征,它以较短的时长完成对事物的记录与阐释,它契合了当下深度媒介化社会中我们正常的生活的快节奏与可接触的媒介信息海量化现实,方便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观看这种纪录片。微纪录片相较于传统媒体纪录片而言,有自己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和美学特征,受时长所限,它会极力简化人物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也不追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多变的空间环境,在简短的篇幅中诉求单一、视角微观,以小切口阐述单义性主题。

  GZDOC:您之前在文章中提过,微纪录片也可以微言大义,在您看来,“微”只是形式,主题内容依然可以是深刻厚重的?微纪录片、短片作品很多是来自年轻一代的纪录片创作者,您在这些新人作品看到什么样的创作活力?

  牛光夏 :是,微纪录片也可以微言大义,可以彰往察来,言微而旨远,时长虽短却阐明深刻的主题、触达人的心灵,很多年前一部表现反战主题的微纪录片《插旗》令我至今难忘。微纪录片同样可以通过长期的、系列化的播出展示历史和现实世界的深远辽阔,如产生较大影响的《故宫100》《如果国宝会说话》《这十年》等。

  由于受到资金、阅历和创作经验的限制,很多年轻的纪录片创作者都是先从微纪录片或短片开始起步的,作为新人的作品,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对现在和过去的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的热情,对纪录片表现形式和风格进行创新的探索和尝试。

  GZDOC:“纪实+综艺”模式慢慢的变成了很多综艺娱乐节目、纪录片的尝试方向,你之前也有论文专门研究了《亲爱的敌人》在泛娱乐化语境中实现圈层突破,“纪实+综艺”是纪录片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吗?

  牛光夏 :在不违背真实记录原则的基础上,如何创新纪录片的表达模式,让纪录片以更新鲜生动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赢得认可是当前纪录片创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只是《亲爱的敌人》,还有《爸爸去哪儿》《种地吧》《勇敢者的征程》《花儿与少年》等。

  “纪实+综艺”是纪录片走向大众市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这种类型叠加的尝试使纪录片超越了单一的类型框架,以类型杂糅和突破实现了更为生动有趣的表达,应和了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纪实性与综艺感进行巧妙结合的呈现方式使其更具娱乐性而拓宽了受众圈层,走向更广泛的人群。

  CZDOC:纪录片要如何在娱乐性和公共性、商业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寻找平衡?

  牛光夏 :纪录片作为一独特的传媒艺术形态,真实性是其根本属性和合法存在的基石,当然纪录片也不能对真实的生活进行简单复制和照搬,如美国纪录片研究学者迈克尔·瑞诺夫所说,作为艺术的纪录片实践应该远离复制现实,但不论在呈现形式上如何创新、怎么样做创造性处理,都不能悖离其根本属性。

  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纪录片作为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的公共文化产品,它的价值还体现在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上,纪录片不仅有“镜子”似的社会功用,还有格里尔逊所说的如“锤子”般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功能。所以纪录片要在恪守真实本性,并勿忘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在娱乐性和公共性、商业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努力寻找平衡。

  GZDOC:流媒体时代对视听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带来了很多改变,在您看来,其中对于纪录片比较大的影响是什么?您怎么样看待这样的改变?

  牛光夏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得以重组,流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生产和传播的纪录片已成为构成当下纪录片领域新格局的新生力量。已在流媒体市场耕耘多且较具影响力的有Netflix、Apple TV+、Disney+、Hulu等,国内则有哔哩哔哩、qq视频、爱奇艺、优酷等。

  一方面它使纪录片的制作与版权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而言流媒体平台只是内容的购买者和面向受众的传播者,并不直接制作纪录片,而是创建独立制片公司,或者与有项目提案的公司和导演合作。另一方面VR纪录片、网络众筹纪录片、微纪录片等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纪录片类型出现,它们呈现出新的美学追求和风格,吸引了成长和沉浸于互联网的年轻受众的观看,使纪录片观众的主体趋向年轻化,同时也给传统的电视媒体纪录片生产与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GZDOC:据您观察,近年来国际纪录片的关注视野发生了哪些转向?这次入围复评的国外影片总体上呈现出哪些显著特征?

  牛光夏 :近年来的国际纪录片在持续聚焦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境遇的同时,其关注视野在向外转,一是更加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环保生态取向的纪录片增多,即Environmental Documentary或称green documentary,如《我的章鱼老师》《2040》等;二是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拍摄反映大自然的神奇瑰丽的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如《蓝色星球》《冰冻星球》等。

  这次入围复评的国外影片总体上来看是题材多样、类型丰富、风格多元,题材上社会纪实、文化艺术、自然地理、科学技术包罗万象,直接电影风格的观察式纪录和真实电影风格的介入式纪录各取所需,技术赋能下的动画手法在多部纪录片中运用,如《蒙太奇大师与我》《小撒哈拉》等,纪实与虚构得以巧妙融合,还有的纪录片呈现出“散文电影”的哲学睿思和批判,如《然后国王说,好个奇异的机器》。

  GZDOC:慢慢的变多的纪录片采用国际合拍的方式,为什么国际合拍会成为纪录片的新潮流?

  牛光夏 :这种创作模式一般选择兼具专业权威性和知名度的海外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或职业探险 家等担任节目主持人,镜头跟随主持人走访体验的视点进行跟踪记录,更能拉近纪录片与海外观众的心理距离、提高传播效果的创作模式,并且努力在前期就通过预售来匹配目标平台,与国际市场需求衔接,同时利用“他者”视角探寻中国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即利用外来视角对中国文化及社会现在的状况进行探访和体验式呈现,以更为客观地展呈中国形象。

  牛光夏 :中国纪录片如何更好地进行国际传播以展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加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舆论影响力,一直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我总结为三点:

  一是中国形象,全球视野。我们在运用纪录片进行跨文化传播、宣传国家形象时,要跳出一国的限囿,以更为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来考量权衡。

  二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从以往的国际合拍实践来看,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中外媒体合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美丽中国》《西藏一年》等合拍片以国际视角增进了世界对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的了解,也带来了国外纪录片创作的某些新理念和新手法。这种双方或多方的合作是多种文化价值观碰撞磨合后的共同视角,既明白中国一方欲表达的主题和内容,也懂得怎么来适应国际观众的接受心理来进行叙事与传播,以此来降低了跨国传播中的文化折扣。

  三是世界话题,中国解读。中国纪录片要“走出去”在国际市场赢得注目,还要使全球的内容资源为我所用,从我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对世界性话题进行解读,反映中国对人类面对的共同命运及一些全球事务的认知、思考与担当,寻找中国与世界其他几个国家和族群的共同利益和相通话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突发事件中军事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模式探析 下一篇:茶余饭后浅谈当前烘焙店盈利模式